汽车制造
作者:曹劼 旅英媒体人
在明年7月的伦敦夏季奥运会上,中国或许仍是奖牌大户,但在今年10月份的伦敦“技能奥运会”上,中国已经再次沦为落后的参赛国。在这次第41届世界技能大赛上,日本、韩国以及瑞士、德国包揽了大部分奖牌,中国唯一的收获是夺得了焊接项目的银牌,而这也是中国60多年来夺得的首枚奖牌。
这枚“零突破”的奖牌带来的喜悦没多少,因为它恰如其分地表现了中国这个“全球第一大制造业国家”技不如人的现实。为什么泱泱大国在世界技能大赛上无法傲视群雄?原因就是整个社会对技工人才的尊重不够。这届“技能奥运会”银牌得主裴先锋的人生经历可谓一个很好的注脚。裴先锋出生在农村,由于家境困难只得放弃高考改读技校,考取焊接中级资格证书,并参加一系列国家重点工程,成为一名优秀焊接技工。“家境所迫———弃学从工———脱颖而出”,这种中国当代技术能手的成功轨迹并非个案。但现实告诉我们,即便是成为优秀的技工人才,仍将面临社会轻视。对于能工巧匠,仍有人会把他们看成蓝领甚至农民工,那些身怀绝技的年轻人在和异性交往时,依然会遭遇 “门不当户不对”的阻挠。重重困难之下,一些技术人只好选择改行,接受一个碌碌无为却看起来体面的工作。
快盈lV500反观德国、瑞士等国有大批技术人才得奖,一点都不奇怪。因为在这些国家,一名优秀技术工人的社会地位和大学教师、政府公务员并没有太大差别。我曾在瑞士朋友的聚会上,见到过西装革履的当地资深电工。他在面对商界或文化界的朋友时,毫无“矮人半头”的神色。在柏林旅行时,我目睹过一场下水道紧急疏通行动。当时污水四溢,一些管道维修工束手无策,只好等待同行救援,而一位老师傅来到现场后,很快就解决问题。这时,不仅同行为他叫好,不少路人也停下脚步来为他鼓掌。社会这样肯定,无疑让老师傅充满快乐和自信。
不少分析认为,中国头顶的“全球制造业大国光环”主要依靠“人口红利”,最多还有20年就会褪色,不少人担心20年内如何解决老龄化带来的劳动力短缺问题。但我们也需要反思,问题的关键其实还在于我们对社会分工的认识。有数据显示,在中国技术工人中,高级技工只占5%,而在日本等国中,这个比例超过35%。工人技术素质不高,会让企业的竞争力越变越弱。而在很多人眼中,技术工人就是工厂里的“机器人”,媒体也对技术工人的报道不太感兴趣,在谈到技术工人时,也往往和“涨薪潮”话题连在一起。虽然我们对一些技工抱同情态度,但如果技术工人的月薪和大学讲师,或是公务员看齐,我们是否又真的能接受呢?
改变轻视技术人才的社会氛围,政府其实可以旁敲侧击地做文章。英国政府从去年开始大幅提高本国大学学费,除了要弥补教育投入缺口外,另一个目的就是迫使大批年轻人改走技术行业道路,因为英国的“白领”大军太过于庞大,而优秀的技术行业从业者的严重缺失,已经让英国的制造业严重受制多年。
中国能够在奥运会上不断取得奖牌与荣誉,同全民关注体育行业有直接关系。如果我们把对“五环文化”的热忱,引向技术产业和人才培养,是不是也能和日韩等国一较高低?我们需要看到更多中国人在“技能奥运会”上摘得奖牌。▲(作者为旅英媒体人)